CASE 8 -
初生BB已經有保險,自己又懂投資
為何還要把錢儲到保單呢?
"BB出生後,已經買齊了保險,其實我自己也能幫孩子儲錢,為何要另外為BB儲錢到您哪呢? 感覺好像要壓很多年後才能動、又感覺回報不太吸引,在外面的投資回報好像更好"
Sine 回應:
其實不單單您有這種想法,我過去所遇到的父母客人,10個當中約有5-6人的想法一樣和您一樣,他們大多數因為感覺:「自己有能力可以達到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回報,而且錢在自己操控範圍內才最有安全感,這麼一筆錢壓在保險公司近20年,萬一有急需用錢的時候又不能取,提早取了後甚至有可能出現虧損影響」
以上都是大多數不想以儲蓄方案/投資方案作為孩子的儲蓄原因。
先分享一下現實情況:
其實小孩子從0歲到10歲是成長階段是花費最少的階段,因為大多數花費都偏向在「生理」上的需要,奶粉、尿片、衫褲、BB泳池、最多會去BB遊樂場、看恐龍主題樂園等娛樂,在5歲開始會多了興趣班等花費(學跳舞、彈琴、畫畫...),在這階段其實已經有不少的經濟壓力,但仍未到花費最高的時段;
在青少年時期的花費才是最可怕,在電子產品上的需求、出外與同學食飯、溫書、衣著開始講究、旅行,試幻想一下,自己在青少年階段的花費模式已接近一個成年人模式,而這段時期卻是零收入階段!(錢從何來!?就是父母!)
所以首先千萬不要以「長大些」為理由延遲安排教育金,因為孩子越大,您的花費只會有增無減,能儲到錢的機會反而越低。
所以請一定要好好把握初生孩子的黃金首10年,為孩子好好的規劃一下!
後者就要分享:為何要以儲蓄方案/投資方案來儲蓄?!
假如您計劃為孩子每月存$5000,一年能存到6萬;試訪問一下身邊有5歲孩子的父母,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戶口專為孩子而設,而且裏面已有30萬或以上?(我敢說一半以上都沒有)這就是第一個重點:人的天性是缺乏執行力!
父母應當找一個儲蓄方案作孩子的儲蓄戶口
第一個目的重點是為自己未來設下一個必需執行的安排,以「他律」來為您監督和創造穩定的儲蓄行為;
第二個目的是讓您今天所決定的方案,不會因應任何環境出現變化而有所影響,舉個例:澳門的央積金,要到退休才能取出,假如政府說能在30歲取,猜猜全澳門有多少人會馬上取出?(如果提早取出來了, 不就違背了原意?) 所以第二個目的是讓您缺乏靈活性來把這筆錢真能留到本來預定的時候再花,試想像20年前您父母為您今天準備好了100萬,您有甚麼感覺?肯定開心極了,因為您已經有第一桶金,可以升學、可以創業、可以投資;回到今天,你現在開始為孩子做好規劃,20年後孩子長大後就有這感覺了)
第三個目的就是讓您的錢有方向、可預測地增長,很多人缺乏理財能力,所以資產是時多時少,缺乏增長的方向,而您就是要借助儲蓄方案來助您一把。
參考建議:
首先您要先確認您是哪一種人,假如您是那種願意承擔風險去把預期回報提高,就應該選擇那種月供型基金,以定額、定時方式投資,20年的時間的預期回報相對都會較高,而且時間這麼長,基本上只要持續購買,風險就已經能降低到接近沒有(因為每個投資市場20年肯定是漲的)。
如果您是那種單純想儲蓄,不想承擔投資波動風險,可以㨂選一些市場常見的儲蓄方案(每間公司其實都大同小異),因為多數儲蓄方案都有保証現金價值(助您確定到基本收益),再額外賺取非保証終期紅利,簡單說就是懶人式儲蓄,像是您與人合作搞生意,您只出錢,甚麼都交比對方打理,初初5~10年承諾不取款,等到收成期,可以整筆錢連盈利全取出來花,又或者只取盈利出來花,餘下的股份繼續保留用以收取增長利潤。
以上方法都是較高執行力助您能讓孩子的將來產生可預測性,讓「他律」幫您達到目標
舉個例子*:
有位客人在我公司為女兒每月儲$5000到儲蓄方案,10年共儲60萬
預計在大學時19~22歲每年取20萬到外國讀書(共提走80萬)
到她30歲取50萬作嫁妝結婚(如果我結婚時收到50萬就爽了...可惜沒有)
35歲取8萬給孫子百日宴賀禮
65歲還留下80萬
以上就是保險公司儲蓄方案的威力:複利息增長
提取增長後的收益來花,保留資本在戶口繼續滾存增長,讓您的資金達到長花長有的效果
這種理財效果並不是每個工具都能產生這麼高「可預測性」、「可控性」、「靈活性」
*以上例子僅供參考,方案內容包含保證成份+非保証成份,詳情請向顧問直接咨詢
*歡迎閱讀中的您去試玩理財分析,把您想問的留言給我們,讓我們為您看看您的財務狀況, 再作詳細的建議參考
www.sinemacau.com
(拉下一點有理財分析)
#附上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及補充:本人持有投資相連壽險牌照、人壽保險牌照,可作出基金銷售及服務提供,並持有RFC專業資格,可為客人提供理財建議。投資涉及風險,所假設的回報為非保証,只供參考作用,不構成任何責任承擔。在任何投資前,請先了解產品詳情、承擔風險能力、相關投資細節,先了解後投資,基金價格可跌可升,投資有機會蒙受損失。個案純屬分享並已取得當事人同意並以故事形式表訹,所作出內容不構成任何私隱披露,亦不作任何責任承擔,如想作出相關投保/基金投資,請向顧問直接咨詢詳情以及了解清楚,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