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進資產 讓錢為你工作 沒有富爸爸,但卻靠著股票投資,將最初的50萬元本金慢慢滾成600多萬資產。然而,回首投資之路,發現最終使到財務自由的,不只是定存股選股法,而是正確的理財觀念,使您得以從「為錢工作」到「錢為我工作」。 以下分享3個重要的理財觀念。
觀念①克服對金錢的恐懼。 有些人有「金錢恐懼症」,即在金錢面前會產生恐懼感和自卑感,例如「錢是骯髒且邪惡的」、「我很窮,但是我很好」、「有錢人是騙子」、「我不可能有錢」等似是而非的觀點。因此即使你渴望有錢,內心深處卻不相信自己能夠致富,甚至害怕致富。
改變的方法首先是正視自己的內心,探索你的內在是否有任何害怕致富的價值觀,進而剖析此心態源於何處,可能來自你的家庭,或你的失敗經驗。接著,重新改寫你對金錢的價值觀。最後就是擬定計劃,採取行動。如果執行上失敗連連,就要回顧是否為動機不夠強烈、目標不夠明確,或是行動不夠周延等。
觀念②分辨「資產」與「負債」的差異。 有學過會計學的人,會將企業的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都視為資產,因為對企業而言,這些資產都是企業預期未來可以拿來賺錢或是轉換成現金的東西;而會讓企業未來流出錢的事物,如應付廠商和向銀行借的錢、要繳給政府的稅等則視為負債。
但對我而言,只有會讓個人產生現金流的才屬於資產,否則就是負債。所以房子不一定是資產,若你的房子每月能替你帶來租金收入,就是資產;反之,若只是自住,又對工作收入沒有幫助,就是負債。
觀念③持續買進「資產」。 當你能區分資產與負債的差異後,接下來就要持續買進資產,窮人與富人的差別在於:窮人花錢消費,富人卻花錢買進資產。
因為多數人有穩定收入後,便會開始買車、買房,之後便忙於支付油錢、燃料稅、房屋稅、地價稅等,過著被錢追著跑的日子。因此,我們需要改變處理錢的思考方式,開始買進能帶來現金流的資產,例如買屋出租收房租、買債券收利息、買好公司股票收股利等。如此一來,資產會為我們產生穩定的現金流,而當這份收入高過支出,就能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Comments